【安徽经济报】以“轴”为媒 “承”接未来 ——灵璧轴承产业发展侧记

2022-09-15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全国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决定着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成果和质量的状况,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工业经济,所以县域工业经济是根本。“十四五”时期,县域工业处在重大发展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县域连接着都市圈、城市群和乡村地区,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实践证明,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凝聚人气,提升吸引力、承载力、辐射力,进而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增添高质量发展动能。灵璧位于中国中部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邻蚌埠,面积2125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人、耕地面积181万亩。长期以来,灵璧地下无矿产、地上无资源、工业无基础,作为传统人口和农业大县,产业单一,2017年以前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实现高质量脱贫后,如何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当地面前的一张“考卷”。近年来,安徽灵璧发挥全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优势,大力发展以轴承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以“小轴承”转动实体经济“大产业”,激发县域经济“新动能”。


1.png

无中生有,规划布局轴承产业

县委、县政府把轴承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后,鲜明提出打造新时代百亿级高品质,在全国占有一定份额的轴承产业聚集区。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分三步走:第一步轴承企业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00亿元;第二步轴承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第三步轴承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力争在全国占到5%-10%份额。着眼人和产业、人和城市、产业和城市的协同发展关系,兼顾环境约束、城镇格局、城市功能,灵璧高标准推进轴承产业园的顶层规划设计。一是明确产业园区的阶段发展规划。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化科技产业园,轴承产业园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二期含标准化厂房9栋及宿舍楼办公楼等设施,三期投资3.8亿元建设轴承研发中心,含厂房11栋及研发办公楼,四期围绕科创中心项目建设轴承广场、交易中心、商业集中区,从标准化厂房、办公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到“轴承研发中心”“轴承交易中心”“轴承商业集中区”,逐步推进产业阶段布局。二是细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在编制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基础上,印发《灵璧县加快轴承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灵璧县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促进轴承产业发展的多项意见措施,在固定资产投资、厂房租赁、融资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完善从项目落户到企业投产的“全周期”“流水线”“保姆式”支持保障措施,稳定企业在灵扎根发展信心。三是强化产业支持政策的落地能力。树立“倒排工期”的紧迫意识,在贷款融资、招工用工、项目用地、供电供气方面强化扶持力度,避免企业招引因“等一等”变“凉一凉”,“确保企业入驻就能投产”;构建“部门联动”“无缝对接”的组织形式,县委、县政府主抓,“推进轴承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经开区、发改、人社、住建、供电等机构各司其职,提高扶持政策的落地效率。


2.png

从有到优,招商引资促产业聚集

“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好!望提质扩量增效。”2022年3月16日,郑书记就灵璧县多举措打造百亿级轴承产业集聚基地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自发展轴承产业以来,灵璧县坚持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积极承接轴承产业转移。一是主动“走出去”,及时掌握苏浙地区轴承企业转移动向。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主动前往银川、临清、宁波等轴承产业集聚区调研考察,掌握集聚区和企业发展状况;组团参加轴承展览会、展销会、企业家年会;组队进行“驻点招商”“精准招商”,及时掌握苏浙地区轴承企业转移动向。二是积极“引进来”,多种途径招揽轴承龙头企业。仅2020年就向国内轴承龙头企业发放邀请函2000余份,将产业规划、优惠政策、产业链布局、平台建设、入驻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充分推介。同时,对已落地企业倍加珍惜,将服务好现有企业,树立良好口碑,推动现有企业发展壮大,作为推动全县招商引资可持续的根本之举,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运营。三是管理服务“早介入”,部门联动提高企业建设效率。在县委统筹下,开发区、经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市场监管、环保、应急管理等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对一些政策要求、硬性规定必须做的环节及早介入,避免企业建成后再去监管、再去整改,提高企业入驻、投产效率。仅仅经过两三年的探索和发展,轴承产业就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灵璧抓住机械制造上“轴承”这个小零件,一跃发展为灵璧经济的增长点,实现了从明远轴承1家企业“一枝独秀”到轴承产业园的“百花齐放”。如今的轴承产业园,已入驻明远轴承、海纳百川轴承、万丰轴承、正阳轴承、斯凯福轴承等30余家轴承产业,设计生产能力达80多亿元。2020年被评为安徽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1年被评为宿州市轴承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仅2021年一年以轴承产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13亿元。


3.png

以点带面,打造轴承制造全产业链

围绕打造“以轴承产业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轴承产业制造中心”,灵璧县委县政府对轴承产业上中下游进行通盘考虑,紧扣“精准”二字,打出一套建链、补链、强链的组合拳。首先,强化上下游配套企业支撑,扩大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和配套服务在龙头企业中形成了良好口碑,通过龙头企业“以商引商”“以商带商”进一步做大轴承产业发展“朋友圈”;发挥轴承协会对外沟通联系作用,通过“以商会商”“精准招商”,大力引进能够延链、补链、强链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既为产业园已投入运营的轴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也为新引入的配套企业创造稳定的市场订单,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其次,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撑力度,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设立科研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年度专项资金,出台“科技创新奖励”等优惠政策,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加强与洛轴所、合肥工业大学等合作,构建“产学研检”一体化产业体系,不断将前沿科技转化为企业“专精特新”拳头产品,进一步增强集成创新力和产业链韧性。现园区内产业配套齐全,有轴承钢管生产企业2家,轴承成品生产企业12家,套圈生产企业4家,热处理、滚动体等其他配套企业10余家,轴承钢管、套圈、滚动体实现园内生产、园内销售,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创办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灵璧分院,在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轴承班,订单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与洛轴所合作成立轴承研发服务中心,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研发,已初步形成从轴承钢管制造到轴承组装、研发、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


4.png

布局未来,驱动灵璧经济腾飞

下一步,灵璧县委、县政府将围绕打造新时代百亿级高品质轴承产业集聚区进行深耕细作,围绕省委书记郑栅洁提出的“提质扩量增效”进行奋力强攻。

一是围绕提质做文章,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洛轴所进行产品创新研发,重点发展白色家电轴承、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轴承、高端数控机床轴承、机器人关节轴承、高铁轮对、航空航天轴承、精密机械零部件等高品质轴承(8个品种);同时提升现有企业技术和质量水平,引进更多的高端轴承研发和生产企业,真正把灵璧打造成高品质轴承生产基地。

二是围绕扩量做文章,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紧盯全国轴承产业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打造全产业链上继续用力,重点建设轴承材料热处理基地、滚动体生产基地、轴承组装基地。

三是围绕增效做文章,深化标准地改革,全面实施“亩均论英雄”,提高亩均效益。同时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灵璧县将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振兴等战略机遇,大力弘扬“精益求精、淬励成器,高速旋转、永不停息”的轴承精神,全力促进轴承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加快灵璧县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5.png

分享